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台灣考古學
Taiwan Archaeology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臺灣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盧柔君 
課號
Anth3013 
課程識別碼
105 320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文18 
備註
與中國考古學二科擇一修習。兼「臺灣研究學分學程」藝術與人文領域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為考古學領域中的區域研究,以台灣及其周邊為專題,介紹台灣的考古學史,以及以台灣史前史為主的研究成果。
一般將台灣考古學的開始定為1896年,早期多為探險式的遺址發現調查,後期才見機關團體進行系統性的調查與研究,在日本學者主導約五十年的時間奠定了台灣考古學的基礎。到1950年代前後,大陸中國學者來台,帶來中國考古學的歷史研究方法,確立了台灣考古學的文化史研究方向。1970年代以後,留學生陸續引進西方的新知識,讓今日的台灣考古學更加多元。
台灣史前史始於更新世晚期的舊石器時代,當時人類藉由冰河時期的陸橋從東亞大陸步行進入台灣島。新石器時代又有大量的移民帶來新的技術與生活方式,在台灣各地深入適應與發展,形成特有的文化面貌。到了兩千年前,鐵器的出現取代了長久以來的石器,導致生活方式的劇烈改變。鐵器時代也是與外界大量進行物資交換的時代,從這個接觸過程中,台灣住民學得了新知識與新技術。到了十七世紀則是由貿易帶來文化的接觸與影響。雖然地處海島,但是史前以來的台灣便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吸收外來要素,並融合於多樣的本島文化之中。因此,史前台灣和其周邊地區有著緊密的關係,認識我們周邊地區的發展亦是了解台灣的重要管道。
經由考古學者們的研究,上述的過程逐漸清晰,然而另方面也引來各種問題。本課程將以這些學術疑問為前導,藉其思考,說明台灣史前史。
無論從學史角度或台灣史前發展脈絡來看,台灣考古學皆有其獨特性質,此為台灣考古研究須把握的基礎。而本初級課程兼具「考古學」與「台灣研究學程」等兩項目標,具體而言,主要期待在於讓同學藉此深入台灣的非文字歷史,以及台灣之考古學研究概況。 

課程目標
1. 了解台灣考古學研究史的發展、學界目前對於臺灣史前暨歷史時代生活樣貌的認識,以及仍在議論中的諸多相關問題。
2. 認識台灣史前暨歷史時代的物質文化。
3. 奠基於以上基礎,能夠對研究史上各種爭論的本質有所認識,並能引用相關資料說明自己的觀點。 
課程要求
1. 出席課程:每週上課前兩堂由授課教師講授,第三堂視當週進度實施課程相關文章導讀或標本觀察與記錄。
2. 標本觀察與記錄:本學期共有五次標本觀察活動,每次均需於課程結束後隔日繳交記錄表格。
3. 科普寫作練習:繳交一篇500字科普文章,需與上課內容相關,可以是遺物介紹、遺址介紹、研究主題介紹或公眾考古學相關活動心得
4. 期中作業:以小組方式進行考古推廣活動一次。由兩組負責一堂40分鐘的課程,包括「什麼是考古學」、「什麼是植物園遺址與植物園文化」。
5. 期末報告:則以個人為單位繳交,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作約3000字的報告,做主題式的回顧與申論。
  a. 整理台灣考古學研究中對某「考古學文化」區分的爭議,應包含過去相關研究意見的整理,以及你對「考古學文化」的看法
  b. 整理台灣考古學研究中對某一議題的爭議,包括過去相關研究意見的整理及你的個人看法

請積極參與課程,無故缺席將扣學期總分,所扣分數依2、4、8……類推。有個人重要公私事,皆可請假,不會扣分,但請假者於課後務必向同學詢問當日課堂公布事項。
未請假且上課後25分鐘未到課堂者視為缺席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4~6小時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宋文薰(1980),〈由考古學看台灣〉,《中國的台灣》,中央文物出版社,台北。
李光周(1996),《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》,(李光周、尹建中編),稻鄉出版社,台北。
金關丈夫、國分直一著,譚繼山譯(1990) ,《臺灣考古誌》, 武陵出版社,台北。
鹿野忠雄著,宋文薰譯 (1955),《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》,台灣省文獻委員會,南投。
郭素秋(2019),〈台灣「大坌坑時期」的提出-新的史前文化架構試案〉,宣讀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08年度第二十一次講論會。
陳有貝(2022),《山林裡的南島語族-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形成論》,華藝出版社,台北。
張光直(1995),《考古人類學隨筆》,聯經出版社,台北。
劉益昌(2019),《典藏台灣史(一)史前人群與文化》,玉山社,台北。
劉益昌(2000),〈台灣考古研究的課題與省思〉,《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249-262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台北。
劉益昌主編(2015),《台灣史前史專論》,中央研究院、聯經出版公司,台北。
臧振華(1999)《台灣考古》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台北。
臧振華(1989),〈臺灣史前史上的三個重要問題〉,《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》,45,85-106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出席狀況與課堂作業 
25% 
含課堂標本觀察與記錄 
2. 
2. 科普文章寫作練習 
15% 
 
3. 
期中作業 
30% 
含事前繳交教案與預演 
4. 
期末報告 
3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,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,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,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
作業繳交方式
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,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,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,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, 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, 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, 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, 由師生雙方議定, 由師生雙方議定, 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課程大綱說明 
第2週
2/28  國定假日 
第3週
3/6  台灣考古學研究史 
第4週
3/13  舊石器時代—臺灣最初的人類足跡
+標本觀察與記錄(八仙洞遺址) 
第5週
3/20  新石器時代早期—文化類源的認知與想像
+標本觀察與記錄(八甲遺址) 
第6週
3/27  新石器時代中期—人地關係與以及漁獵耕織的在地化圖像
+標本觀察與記錄(鵝鑾鼻第二遺址、芝山岩遺址) 
第7週
4/3  新石器時代晚期—繁盛的聚落與多樣化的生活方式
+標本觀察與記錄(營埔遺址、老蕃社遺址、圓山遺址) 
第8週
4/10  (期中考週)停課一週,供小組討論教育推廣活動設計 
第9週
4/17  教育推廣活動預演 
第10週
4/24  期中:考古教育推廣活動 
第11週
5/1  新石器時代晚期—所謂「本土」與「外來」
+文章導讀 
第12週
5/8  金屬器時代—生產技術與意識型態的變遷與對外交流
+標本觀察與記錄(十三行遺址、龜山遺址、水漣遺址) 
第13週
5/15  歷史時代—跨洋群體交會與交融的時代
+文章導讀
 
第14週
5/22  舊社考古學與原住民考古學
+文章導讀
 
第15週
5/29  臺灣公眾考古史(演講: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博士) 
第16週
6/5  (期末考週) 期末報告